凡项目所需的各类材料,自材料采购进入施工现场至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属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范围。
一、材料管理的内容
1.材料计划管理。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变更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月计划,作为动态供料的依据;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进度,在加工周期允许时间内提出加工制品计划,作为供应部门组织加工和向现场送货的依据;根据施工平面图对现场的设计,按使用期提出施工设施用料计划,报供应部门作为送料的依据;按月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施工设施用料计划,报供应部门作为送料的依据;按月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障材料供应不间断。
2.材料进场验收。为了把住质量和数量关,在材料进场时必须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验收要做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验收。
3.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按材料的规格、类型、性能分类储存于安全、干燥的场地。
4.材料领发。凡有定额的工程用料,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施工设施用料也实行定额发料制度,以设施用料计划进行总控制;超限额的用料,用料前应办理手续,填制限额领料单,注明超耗原因,经签发批准后实施;建立领发料台账,记录领发状况和节超状况。
5.材料使用监督。现场材料管理责任者应对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分工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是否按材料作用合理用料,是否严格执行配合比,是否认真执行领发料手续,是否做到谁用谁清、随清随用、工完料退场地清,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序交接,是否做到按平面图堆料等。检查是监督的手段,检查要做到情况有记录、原因有分析、责任有明确、处理有结果。
6.材料回收。班组余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并在限额领料单中登记扣除,余料要造表上报,按供应部门的安排办理调拨和退料,设施用料、包装物及容器,在使用周期结束后组织回收。
二、材料采购及供应
施工项目材料管理要贯彻节约的原则,节约材料费用,降低工程成本。由于材料费在流动资金占用中和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加强材料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途径。材料采购供应是材料管理的首要环节,与材料供应市场关系极大,问题的焦点集中在项目施工应建立在怎样的材料供应体制上。
1.材料供应权应主要集中在承包法定人层次上。承包人对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大宗材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调度和统一核算,将材料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即投标报价、落实施工方案、组织项目班子、编制供料计划、组织项目材料核算、实施奖惩的全过程;建立统一的企业内部建筑材料市场,进行材料供应的动态配置和平衡协调。承包法定人的材料供应地位既不能被社会材料市场所代替,又不能被众多的专业施工队所代替。
2.项目部有材料采购供应权。为满足施工项目材料特殊的需要,调动项目管理层的积极性,企业应将材料采购权下放到项目部,负责采购供应计划外材料、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对企业材料部门的采购,项目管理层也应有建议权。这样,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主要任务便集中于提出需用量计划,与企业材料部门签订供料合同,控制材料使用,加强现场管理,设计材料节约措施,完工后组织材料结算与回收等。随着建材市场的扩大和完善,项目部的材料采购供应权越来越大。
三、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正确选择施工机械,保证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状态,减少闲置、损坏,提高使用效率及产出水平,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的选择要切合实际,经济合理。
1.综合因素。如果有多种机械的技术性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还应对各种机械的下列特性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使用费和维修费,能源耗费量,占用的操作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安全性,稳定性,运输、安装、拆卸及操作的难易程度和灵活性,机械的完好性和维修难易程度,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程度等。由于项目较多,在综合考虑时如果优劣倾向性不明显,则可用定时计算法求出综合指标再加以比较。
2.用单位工程量成本进行比较优选。在使用机械时,总要消费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可分成两类:一类称为操作费或称为可变费用,它随着机械的工作时间而变化,如操作人员的工资、燃料动力费、小修理费、直接材料费等;另一类费用是按一定施工期限分摊的费用,称为固定费,如折旧费、大修理费、机械管理费、投资应付利息、固定资产占用费等。
3.用折算费用法进行优选。当机械在一项工程中使用时间较长,甚至涉及购置费时,在选择时往往涉及机械的原值,利用银行贷款时又涉及利息,甚至复利计息,这时,可采用折算费用法进行计算,低者为优,所谓折算费用是预计机械使用时,按年或按月摊入成本的机械费用。
建筑工程施工方要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做好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的管理,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因素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知道科学的管理策略,才能完成工程的管理工作。